催眠是以催眠术诱起的使人的意识处于恍惚状态的意识范围变窄。恩格斯在《自然辩证法》中指出:催眠状态是以被催眠者的意志服从于施术者的意志开始的,而没有这种服从就行不通”。
国内有些学者认为:催眠是以人为诱导(如放松、单调刺激、集中注意、想象等),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。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、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、感觉、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。另外一些学者认为:催眠是一种人际互动,在此人际互动中,一个人(被试)对另一个人(催眠师)发出的暗示作出反应,从而产生一些想象中的体验,涉及知觉、记忆的改变和活动的随意控制。
催眠实质上是一种人为的,介于觉醒与催眠之间的心理状态,催眠者的暗示诱导使被催眠意识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,使潜意识中的大量信息被重新组合,提取并与催眠者的意识发生连通产生的反应。
确切地说,催眠时代是从苏格兰外科医生詹姆斯.布瑞德(James Braid)的工作开始的。在观看一位瑞士医师用催眠术治病表演时,他用挑剔的、蔑视的态度想从中找出欺诈骗局,结果未发现有任何破绽,于是他也开始了对催眠的研究和应用。在实验中,布瑞德要求被试紧盯着略高于眼睛上方的一个点,几分钟后,初试的眼睛因疲劳而闭上。布瑞德认为催眠与视觉疲劳和精神专注有关,是一种生理现象。1842年,布瑞德还根据希腊文hypnos,提出用英文hypnosis一词作为催眠的定义。
催眠的分类方法很多。从催眠的发展阶段关系来看,可分为权威式、标准式和互动式催眠;从催眠的对象来看,可分为个别、集体和自我催眠;从催眠的形式来看,可分为言语和非言语催眠(如音乐、抚摸、药物等)、直接和间接催眠,等等。
现在催眠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、医学、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。在心理治疗方面,催眠曾用于治疗酗酒、梦游症、自杀倾向、过量饮食、吸烟等。但是除非病人的动机很强,催眠一般不会立即获得明显的效果。如能配合其他的心理治疗,催眠的效果会更好。
随着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,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逐渐被公众知晓。其中,最为神秘的莫过于古老的催眠治疗。催眠时,在催眠师的诱导下,接受催眠者的意识由清醒变得恍惚,进而如醉如痴,其身体或柔若无骨而瘫软在地,或坚如木石而足以载人(图1)。在催眠师的指示下,被催眠者惟命是从,心无旁骛。催眠结束后,被催眠者由混沌状态逐渐恢复意识,好似大梦初醒,对刚才发生的一切印象模糊,恍如隔世。被催眠后通常的体会是:“像睡了一大觉,舒服极了!”如此神秘莫测的催眠术在当今社会逐渐引起了公众的好奇心,形形色色的催眠术表演在各种媒体上频频亮相,各种流派的催眠治疗的培训班/工作坊在心理咨询师培训领域悄然兴起,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心理咨询中心也都开始开设催眠治疗门诊。“催眠”一词的使用频率似乎越来越高,以下是一些相关概念 。
催眠治疗这种治疗方法,既古老、又年轻,而且由于催眠治疗的特殊性和长期以来对其形成的神秘感,加上有媒体的不当宣传,或更有藉此而玩弄骗术的误行,把催眠术搞得神秘莫测,甚至给人一种巫术的印象,沦为挣钱的工具。所以,要对催眠治疗形成正确、客观的认识,既不夸大其神奇,也不贬低其效果,才能让催眠治疗发挥其真正的作用。谨慎选择催眠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,教育患者不要把催眠治疗当作是救命的稻草,要教育患者理解催眠治疗只是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,每个人适合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。
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 在线视频 在线问答 在线咨询